第两千六百七百四十二章 哪块板都短不得-《重生之乘风而起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舛冈在东芝最后得到的,就是这样的“窗边工位”,要不是周至找到他,花“重金”连人带知识产权一起打包,并且答应给他最好的研究条件,舛冈就会如上一世那般沦落到寂寂无闻,直到十数年后才重新被世人所知。

    这样跌到低谷又重回巅峰的经历,也大大的鼓励了无数尚在深渊中挣扎的岛国半导体人,许多人都用他的故事激励着自己,跟随自己偶像的足迹,来到了四叶草集团。

    还有一点,就是四叶草集团对外营造出的良好形象。

    构建好中文统一码后,周至立刻开始搞UNICODE中日韩表意大区,构建起唯一得到国际认证翰文大字库,在这个过程中,日韩两国各自派出了一支队伍,分别由松井造和金淳一这俩位信息学的教授带队。

    这次合作虽然日韩两国团队只在提供自己国家的表意代码和复检,把控质量等环节出了力气,但是周至却将两位“学科带头人”捧得很高,让他们得以载誉归国,得到各自的政府表彰。

    之后三方的合作就更加深刻了,两人被周至的糖衣炮弹拿下,几乎成了四叶草集团在日韩的信息技术掮客和说客。

    舛冈富士雄能够痛下决心跟周至来沪上重新创业,松井造在其中就发挥过大作用。

    而三星0.5晶圆生产线和存储生产线落地沪上,以及周至出访三星集团总部,这里边又能够看到金淳一的身影。

    这两人还有一个好处,就是宣传,让四叶草集团在两国信息技术产业圈子里口碑都很不错。

    这才有了这个孵化中心南北两栋大楼一中一外二人主导的局面。

    两人都是国家院士级的人物,到了院士这个级别,除了个人专业技术在一国独步,其管理团队的能力也是毋庸置疑的。

    周至下放给倪光南和舛冈富士雄的权力极大,两人组建出的团队也是战斗力绝强,两人在原单位的经历其实都颇为类似,因此对周至为他们提供的舞台格外珍惜,也感激备至,大有一副“士为知己者死”的味道。
    第(2/3)页